Menu
注意!此刻打响保“胃”战第一枪!
发布日期:2025-08-11  浏览次数:1566
来源:   审稿人:  

近日,扬州市中医院内窥镜中心成功完成一例超早期食管癌内镜下精准剥离术。患者徐某因胸骨后闷胀、反酸等症状来我院就诊,经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精查,在食管中段发现一处黏膜表层癌变,病理确诊为鳞状上皮原位癌(未浸润深层组织)。术后病理显示肿瘤局限于黏膜最表层,达到等同外科切除效果,患者数日即恢复饮食及日常活动,避免了开胸手术及术后狭窄、反流等并发症,显著提升生活质量。

这一案例印证了我院“早筛早诊+内镜微创"的模式,对食管早癌的精准狙击优势。


个性化定制治疗方案


徐大爷最近总觉得胸口像压了块石头,吃饭时偶尔会感觉食物“卡”了一下,烧心反酸更是成了家常便饭。本以为是老胃病犯了,随便吃点药应付,直到儿子硬拉着他去了医院——这一查,竟在食管里发现了“隐形炸弹”。

在我院内窥镜中心,夏文娟主任操作内镜时突然定格画面:食管中段一片黏膜的色泽和血管纹理异常,像白纸上滴了墨水,边缘微微泛红。“这是早期癌变的信号。”夏主任指着屏幕解释。活检很快确诊:鳞状上皮原位癌,癌细胞如刚冒头的嫩芽,仅粘在黏膜最表层,未浸润深层组织。

治疗方案摆在面前:外科开胸切除或内镜剥离。家属一听开胸就急了:“他心脏刚放了支架,这大手术能扛住?”夏主任指着内镜图像耐心解释:“病灶像层薄冰,用内镜就能完整‘揭’下来,不用动大刀。”徐大爷攥着儿子的手点头:“听医生的,咱信这‘镜子’。”


(患者治愈后顺利出院)


手术当天,专家操作内镜如细笔,沿病灶边缘精准画圈,黏膜层被切开,病变组织像薄树叶般完整剥离。术后病理显示:肿瘤切除干净,边缘无残留,效果与外科手术无异。

更让徐大爷惊喜的是恢复速度——术后第二天喝米汤,第三天自己走卫生间,看着镜子里几乎看不见的伤口,他笑说:“这比开胸强多了。”如今回家调养的他,每天在小区遛弯,逢人便念叨:“早查早治真救命,这内镜是咱老百姓的护身符!”


什么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我们通过口腔插入一根带有精细操作工具的内镜,直达食管病变处:

1. 标记范围:首先在内镜下精确圈出病变的边界。

2. 黏膜下“打水垫”:在病变黏膜下层注射特殊液体,将其与下方的肌肉层安全地“撑开”,形成一个“水垫”。

3. 环周切开:用微型电刀沿着标记好的边缘,小心地将病变黏膜整圈切开。

4. 剥离“地毯”:最关键的一步!在“水垫”的保护下,用微型电刀在黏膜下层仔细、完整地将整片包含病变的黏膜像剥地毯一样剥离下来。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手术过程)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的优势


1.超微创:体表无切口,仅在食管内部操作。

2.保功能:最大程度保留了食管的完整结构和功能。

3.恢复快:术后通常禁食1-2天后逐渐恢复流质、半流质饮食,几天后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大大缩短(通常3到5天左右)。

4.生活质量高:避免了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疼痛和漫长恢复期,对患者生活影响极小。

5.治愈率高:对于严格筛选的早癌,ESD的治愈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

食管癌的预防与筛查是关键


这位患者的经历是“幸运+主动筛查”的结果。但幸运不能依赖,主动预防和筛查才是根本!

1.如何预防?

①  “降降温”:食物、饮品温热即可(<60°C),避免“趁热吃/喝”。

②“挑新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腌制、熏烤、霉变食物。

③ “戒刺激”:戒烟限酒。

④ “管住嘴”: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⑤ “治好胃”: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减少胃酸对食管的刺激。

2.早期筛查!(核心武器)

①推荐筛查工具:胃镜检查是筛查食管癌的金标准!

②推荐人群与频率:

高危人群:建议从40岁开始,根据医生建议每1-3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有巴雷特食管者需更密切随访。

普通人群:即使没有症状,在40-45岁左右也可考虑做一次胃镜筛查。之后根据首次结果和医生建议决定后续间隔(如5-10年)。

③筛查优势:只有胃镜(特别是结合NBI等高级成像技术)才能直接观察食管黏膜,发现早期肉眼难以辨别的病变,并进行精准活检。这是影像学检查(如CT)无法替代的。


智能设备带来新体验


在消化道疾病的诊疗领域,清晰度与精准度是守护患者健康的核心利器。我院消化内窥镜中心始终秉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现引进奥林巴斯EVIS X1电子内镜系统与H290T治疗镜,以“超清视野+智能诊疗”双剑合璧,为消化道疾病患者提供无创、精准、高效的诊疗新体验!








如何正确地养胃护胃?


夏主任表示,这是和我们保持机体最好的免疫状态息息相关的。具体说来有以下措施:

01

规律饮食,不能饥一顿饱一顿。

02

饮食结构多元化,不挑食偏食。多吃一点富含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橘子、柚子、猕猴桃、西红柿、鸡蛋、牛肝等。

03

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经常生气、与人争辩,学会调节。

04

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熬夜,早睡早起。

05

坚持适当的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护好我们的胃。运动时可以做八段锦、打太极等运动。需要提醒的,进食以后一小时方能运动,且不能太剧烈。





专家介绍


夏文娟:扬州市中医院内窥镜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现任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内镜专委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态靶辨治委员会青年委员;全国西学中骨干人才,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春”字门中医内科术继承人。获2023年度扬州市卫健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称号,能熟练掌握脾胃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危急重症的诊疗,尤其对胃食管反流病、炎症性肠病、肝病、胃癌前病变、急重症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特见解,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技术、消化道早癌的放大与筛查技术,并能独立完成多种内镜下治疗,如EMR、异物取出术、内镜下胃-十二指肠置管术、内镜下各种止血术等。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参与省中管局科研项目两项,获得市新技术引进奖三项。
门诊时间:周五全天




◆下一篇:减肥遇瓶颈?新“神器”照亮健康盲区!
版权所有:扬州市中医院
地址:扬州市文昌中路577号
备案号:苏ICP备05058662号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776号